▲中国银行·东郊记忆网点©李海娣
小隐隐于林,大隐隐于市。避世的场所并非在山林桃源,而就在都市居所中。正因如此,世人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住所打造得舒适静谧,室内设计应运而生,为建筑注入灵魂与温度。
作为一名灵魂设计师,李海娣并未将室内设计局限于住宅范围内,而是希翼于为一切建筑注入温度,让人们在驻足的短暂时刻,感受空间传递出的温暖与舒适。人流如织的银行更是成为她设计领域中不可忽视的类型。
中国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民生银行、四川银行等诸多大行都有她的创作痕迹,其中多家银行网点被纳入全国创“千佳”、创“百佳”名单。其主创设计的中国银行·东郊记忆网点更是吸引了全国多家银行的参观、效仿,在银行设计界掀起一股特色化网点建设浪潮。
难以想象,眼前这位知书达理、温文尔雅的女生竟有如此大的能量。提起这段经历,李海娣心无波澜,只是向我们娓娓道来......
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,是横在每一位毕业生眼前的一道关卡。它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方向,也代表着进入社会的第一张文凭。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朝着名企涌动,千方百计想要拿到“名校学历”。而李海娣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,仅仅选择了一家普通的家装公司。
▲西南交通大学©网络
对于隐居的人来说,可以选择莽莽山林,也可以选择喧嚣闹市,能否归于宁静取决于心灵的豁然。对职场人来说,可以选择在名企拓展见识,也可以选择在普通企业发光发热,能否成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。李海娣就是那位在普通家装公司努力发光发热的人。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和提升,李海娣褪去了当初的青涩,蜕变成能独当一面的室内设计师。这段时间,她清楚地认识到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,客户需求、喜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室内设计最终的呈现效果。但这样的室内设计毕竟存在局限性。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上至几十岁的老人,下至几岁的小孩都可以成为家装室内设计的决策者,而对图纸的规范,室内设计的专业性和美感度要求却很低,评判标准比较感性。”李海娣说道。最为关键的是,李海娣目前所担任的室内设计师职务更注重个人能力,难以接触到团队管理方面的工作,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。人生的价值,不是用时间,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。做更专业的室内设计,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成为李海娣跳槽的理由。后来在朋友的邀请下,李海娣去了朋友的设计公司担任职业经纪人职务,接触到了更具挑战性的工装室内设计。无论是从室内设计的专业性和接触面,还是从职务的转变上来看,这都是一次重大突破。
2007年,她又跳槽到一家新的设计公司,专门从事银行室内设计和部分管理工作。在这家呆了8年之久的公司,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峰。
▲兴业银行·龙泉驿支行©李海娣
“银行室内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设计工作,对个人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。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,大到银行的发展历程,小到银行的功能架构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、办理业务的范围流程等通通都要了解,只有将这些专业知识钻透了,才能真正设计出专属于银行的室内空间。”李海娣谈到。
无数个日日夜夜,她“啃”着银行专业知识入睡,逐步让理论知识变成设计工作的强大支撑。而银行传统的设计理念却并没有禁锢她的思想,她天马行空的脑海中经常会冒出许多创意,在空间设计上也更为大胆。
▲兴业银行·社区支行©李海娣
“比如设计一个银行柜台,传统的室内设计师可能会认为银行柜台就是这种方方正正的样子,从而按照同一个标准去设计,而我会加入自己的许多空间想象,让柜台更具有特色。”她的这种大胆创新的想法,在接下来为她在银行设计界迎来一片呼声。
▲兴业银行·天府新区支行©李海娣
2009年,从欧洲刮来一股“工业风”,逐渐蔓延至全国。成都东区音乐公园(现更名为“成都东郊记忆”)在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开始进行全新改造,保留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,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,计划打造出一座典型的工业化风文艺创作交流园区。
这时,李海娣刚好着手中国银行·东区音乐公园网点的室内设计工作,她打破银行设计传统,结合音乐公园特色,将工业风引进中国银行的室内设计中,还加入了音乐元素。
▲中国银行·东郊记忆网点项目,采用柜台侧坐的方式。©李海娣
在广告宣传上,她将之前了解的银行理论知识运用起来,植入中国银行历史文化,在软装摆件上植入钱币知识,从而打造出第一个完全脱离规范的中国银行特色化网点,不仅吸引了中国银行总部的参观,还引起了多家银行效仿,在银行设计界掀起一股特色化浪潮。
▲中国银行·东郊记忆网点项目©李海娣
“我希望我设计的作品能达到一种效果,那就是在武侯祠就有武侯祠的文化,在宽窄巷子就有宽窄巷子的文化,在金沙就有金沙的文化,不仅是作为一家银行,也能成为成都的一张名片。”李海娣谈到。
▲中国银行·东郊记忆网点项目©李海娣
随着行业经验的积累,李海娣的设计作品受到了诸多人士的关注和认可,在这样一个成熟的时机下,她在2012年决定创业。创业期间,中国交通银行·成都彭州支行、四川省农村信用社·自贸区支行、兴业银行·乐山分行等多家银行网点在李海娣手中勾勒出颇具灵性的空间。这些由她主创或参与的作品还被纳入全国创“千佳”、创“百佳”银行网点。
▲四川省农村信用社·自贸区支行©李海娣
可以说,这一时期李海娣在职业生涯上迎来了另一个高峰。
时至今日,李海娣在室内设计上已有17年的经验,13年的时间几乎都被银行填满。从初出茅庐的室内设计师蜕变成银行室内设计专家,她在银行室内设计上总结了一套自己见解:“银行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不外乎有三点:从人工到智能化,从规范网点到植入特色文化,从普通办理业务到融入更多人性化关怀。”她进一步解释道:随着科技的发展,银行智能化水平提高,室内设计可以通过减少柜台,增设智能化设备、人工机器人和互动体验台等,更大程度缩减用人成本,方便客户了解信息,提高业务办理效率,增加客户体验感。
▲中国人寿效果图©李海娣
其次,过去的银行网点基本以办理业务为主,传统而规范。如今通过创新,可以植入地域或企业文化,从而提高银行自身软实力,增加品牌影响力。
此外,现在的银行设计更注重人性化关怀,重视员工舒适度和客户体验感,通过增加更多人性化设施,不但能增加员工对自己工作的热爱,还能让客户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。
在李海娣所设计的银行项目中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。例如,在中国银行·龙泉支行网点和锦江支行网点中,她考虑到客户隐私,将每一个柜台设计成单独侧坐,又考虑到客户体验感,在休息区设置书吧等,将其做得更具有人性化。
▲中国银行·锦江支行网点-大厅©李海娣
▲中国银行·锦江支行网点,将柜台设计成单独侧坐©李海娣
▲中国银行·锦江支行网点©李海娣
▲中国银行·锦江支行网点,休息区设置书吧©李海娣
▲中国银行·锦江支行网点©李海娣
“有了舒适的工作环境才会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益,我们希望银行对于员工来说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,也是一个小家庭。”李海娣说道。
▲办公展厅项目©李海娣
至今,李海娣主创或参与的银行室内设计项目超200个,此外,她在展厅、企业办公空间、保险公司等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室内设计经验。一个愉悦的空间、一种理想的生活、一方独享的天地,在她这儿都能寻求最合适的表达。
“我希望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拥有温度和灵魂的艺术品。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被充分利用,为客户、员工带来丰富的体验感和舒适度。”这是李海娣对自己设计作品的期许。